11月30日开展的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落地,本次爆点是爱尔康降价后三焦点人工晶体比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蔡司低40%,双焦点人工晶体至比国产的爱博诺德低约1000元,此价格一出有可能将颠覆国内人工晶体市场!

爆!爱尔康高端人工晶体集采后从2.3万降至9000元与海外平价
11月30日开展的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公布的拟中标结果(经公示后,正式中标结果现已公布)堪称引发行业地震——爱尔康作为眼科龙头,将三焦点人工晶体价格降至8996元,这个价格比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蔡司低40%!
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一次性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散光等问题,其价格也非常昂贵——此前一片爱尔康三焦点人工晶体市场价2.3万元,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而此次降价60%,对患者来说是利好消息。
此次爱尔康不仅三焦点人工晶体降价,在双焦点人工晶体方面以1796元的中选,甚至比国产的爱博诺德还低了约1000元。
按照这次集采中标结果,今晶后国内高端人工体将是爱尔康的天下了,而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利好消息,晶体降价之后更多白内障患者可以用低价做高端晶体!

爱尔康人工晶体市场占比更大:
爱尔康凭借强大的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获得了市场地位,当前头部厂商美国爱尔康、美国强生、美国博士伦和德国蔡司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1%、22%、6%、4%,四家共占约63%的全球市场份额。
其实就全球范围来看三焦点人工晶体价格并不像国内之前那么高,以爱尔康为例,其三焦点人工晶体在美国也是1000多美元。
此次集采,使国内爱尔康三焦点人工晶体的价格与海外价格基本持平,而此次爱尔康人工晶体集采降价后,在国内的市场占无疑会更大!
因为按照集采的规则计算,蔡司在三焦点非散光11097片的需求量,有70%应该要归爱尔康,在本次投标后,爱尔康在量上实现了3倍的增长。
双焦点人工晶体价格降得比国产品牌还要低,是因为以前进口品牌主要做三焦点和EDOF(连续视程),国内品牌做单焦点,进口品牌切入大众市场,和国内品牌出现直接竞争的地方就是双焦点晶体市场。

本次集采拟中选结果来看,集采之后,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改变,在明年五六月份就能看到结果,因为那个时候政策开始在各省市落地。
本土企业三焦点进临床,更低价还在后面
三焦点人工晶体作为眼科领域的黑科技,在此次集采前,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两三万元的价格成为广大国内患者的痛点。
不可否认,国内三焦点人工晶体市场目前仍然被进口企业牢牢占据,国内尚无相关产品。但是,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爱博医疗在人工晶状体市场处于本土企业头部。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1年自产(非代理)品牌出货量计,爱博医疗在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一。
2022年,普诺明全视获批,成为国产多焦点人工晶体,打破进口品牌垄断国内多焦点人工晶体市场的格局。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将衍射型多焦点技术与EDOF设计相结合,既克服了多焦点设计视程不够连续的缺陷,又解决了EDOF设计视近不足的困难,打破了传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神经适应期给患者带来的适应困难和视觉干扰。
所以国产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未来发展是值得期待的,不过国产三焦点人工晶体具体上市时间虽然不好预测,但估计不会等待很长,近两年内可能就会上市,在价格方面会保持与目前三焦点晶体产品定价持平的价位。

总之人工晶体属于高值医用耗材,这是国家医疗改革深挖的一个重点,所以降价幅度一直都大,而且在持续进行中,所以今后的人工晶体价格会越来越低,患者当然会受益!
高端人工晶体手术量将提高数倍
爱尔康押宝三焦点人工晶体集采,看中的是中国人工晶体市场巨大的需求,尤其是高端人工晶体市场的发展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1年中国人工晶体市场规模42亿元,2030年预测为98亿元。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其根源是庞大的白内障患者群体,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因素,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据统计,有超过90%的白内障病例是源于人类必经的老化过程,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
随之而来的是手术量激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已超过3000,在30年间上涨了近38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白内障手术量将从2019年的430万例增长至2030年的1140万例,复合增速为9.3%。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看见”有了更高的要求,白内障手术已经从视力恢复发展到屈光手术。
而三焦点晶体能够兼顾看远、看近,让患者术后摆脱老花镜,一次手术就能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两种疾病,无疑是眼的“黑科技”,也成为很多青年和中年白内障患者选择。

因此,作为高端人工晶体的三焦点人工晶体通过集采降价,在价格上从2.3万元降到不足9000元,选择高端人工晶体的患者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在市场渗透率和占有率方面,高端人工晶体在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